——摘自企業標準Q/TCAM001-2003
3 術語及含義 符合JJG1013-93 磁學計量常用名詞術語及定義試行技術規範。
3. 1 一般術語 General terms 3. 1. 1 硬磁材料 Magnetically hard material 通常指矯頑力不低於10 kA/m 的磁性材料。
3. 1. 2 軟磁材料 Magnetically soft material 通常指矯頑力不高於1000 A/m 的磁性材料。
3. 1. 3 磁通計 Fluxmeter 利用電磁感應定律,測量感應電動勢對時間的積分原理製成的測量磁通量變化的直讀儀錶。
3. 1. 4 磁強計 Magnetometer 測量磁場的儀器。
3. 1. 5 磁性材料標準樣品 Standard specimen of magnetic material 是指由計量部門按規定的技術條件制做,給出磁性材料磁特性參數值,經一定時間考核,性能穩定,再經國家最高計量部門正式批准作為標準量具使用的磁性材料樣品。 注:(1) “磁性材料標準樣品”的作用是用來校準或評定測量磁性材料磁特性的儀器(儀錶)或裝置的誤差。 (2) “磁性材料標準樣品”性能的高低不做為判別該樣品所代表的材料性能優劣的依據。
3. 2 磁化狀態 3. 2. 1 磁化曲線 Magnetization curve 表示當磁場強度變化時,材料的磁通密度、磁極化強度或磁化強度變化的的一條曲線。 注:在表示磁通密度曲線、磁極化強度曲線或磁化強度曲線的區別時,可使用下列術語:B-H曲線;J-H曲線;M-H曲線。
3. 2. 2 B-H(J-H)(M-H)磁滯回線 Hystersis B-H(J-H)(M-H)loop 顯示磁滯現象的一種閉合磁化曲線。 注:根據磁滯的定義,磁滯回線是由靜態磁化曲線構成的,然而也可以大概地認為由動態磁化曲線形成回線,雖然這種回線通常還將依賴於除磁滯以外的其他過程,術語 B-H(J-H)(M-H)回線可以用來表示動態情況。
3. 2. 3 磁飽和 Saturation 材料受一很強的外磁場作用,以致其磁極化強度基本上不隨外磁場的增加而繼續增加時所處的狀態。
3. 3 永磁樣品性能參數 3. 3. 1 剩磁(頑磁)Br Remanence Br 從材料飽和狀態出發,單調地變化磁場強度而得到的剩餘磁通密度值。 單位名稱為特斯拉,單位符號為 T 。
3. 3. 2 矯頑力HcB(HcJ) Coercivity HcB(HcJ) 磁場強度從材料飽和狀態單調變化所得到的矯頑磁場強度值。 注:(1) HcB 通常稱為磁感矯頑力。 (2) HcJ 稱為內稟矯頑力。 (3) 對於HcJ大於2000 kA/m 的材料,測量HcJ將變得極其困難,這時採用 Hk 值代替 HcJ 值。Hk 值是磁極化強度在退磁曲線上從剩磁點變到 Br 的90%時所對應的磁場強度值。 單位名稱為安每米,單位符號為 A/m 。
3. 3. 3 BH 積(磁能積) BH product (Magnetic energy product) 在永磁體的退磁曲線任意點上,磁通密度 B 與磁場強度 H 的乘積。它是單位體積永磁體產生的外磁場中儲存的能量的量度。 注:(1) 用(BH)max 表示在退磁曲線上得到的最大值。 (2) 每單位體積的永磁體在它產生的外磁場中的儲存的能量為 W = BH / 2 單位名稱為千焦每立方米,單位符號為 kJ/m^3 。
3. 4 軟磁樣品性能參數 3. 4. 1 起始磁導率 μi Initial permeability μi 處於磁中性狀態下的材料,當磁場強度趨於無限小時,磁導率的極限值。 注:(1) 當材料處於靜態磁化條件下,定義 μist = lim(B/H/μ0) ,其中 H → 0,稱為靜態起始磁導率。 當材料處於動態磁化條件下,定義μi = lim μa ,其中 H → 0,稱為起始磁導率。 (2) 實際工作中磁場強度取技術約定值,其值由有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中規定。 此量無量鋼。
3. 4. 2 最大磁導率 μm Maximum permeability μmax 對應正常磁化曲線上各點磁導率的最大值。 此量無量鋼。
3. 4. 3 剩磁 Br Remanence Br 與3. 3. 1的定義相同。
3. 4. 4 飽和磁通密度(飽和磁感應強度) Bs Saturation flux density (Saturation magnetic induction) Bs 磁性材料磁化到飽和時的磁通密度。 注:實際應用中,通常指基本達到磁飽和的某一指定磁場強度值所對應的磁通密度值。 單位名稱為特斯拉,單位符號為 T 。
3. 4. 5 矯頑力 Hc Coercivity Hc 磁場強度從材料飽和狀態單調變化所得到的矯頑磁場強度值。 單位名稱為安每米,單位符號為 A/m 。
3. 4. 6 測試頻率 f Frequency f 指勵磁電源的輸出頻率。 單位名稱為赫芝,單位符號為 Hz 。
3. 4. 7 振幅磁導率 µa Amplitude permeability µa 當磁場強度隨時間週期變化時,其平均值為零且材料處於規定的磁中性狀態時,在磁通密度或磁場強度的某一規定幅值下,磁通密度的峰值除以外加磁場強度的峰值,所得到的相對磁導率。 注:(1) 通常情況下,使用兩種振幅(幅值)磁導率,即:都取磁通密度峰值 Bm 和磁場強度峰值 Hm ;或者均取上述兩者基波分量的峰值(在此情況下,還必須區分哪個波形為正弦波)。 (2) 在極限情況下,如果材料處於迴圈磁狀態,則 Bm 和 Hm 可以是靜態值。 此量無量鋼。
3. 4. 8 損耗角 δ loss angle δ 指磁通密度和磁場強度基波分量之間的相位移。 單位名稱為度(弧度),單位符號為(°)(rad)。
3. 5. 9 磁性材料的總損耗 Pt Total losses of a magnetic material Pt 指磁性材料從隨時間變化的電磁場中吸收的並以熱的形式耗散的功率。 單位名稱為瓦,單位符號為 W 。 注:在實際應用中,用 Pc 代表 Pt 。
3. 5. 10 比總損耗 Ps(Pv) Total loss density Ps(Pv) 指在均勻磁化材料中,總損耗除以物體的質量(或體積)。 單位名稱為瓦每千克(瓦每立方米),單位符號為 W/kg(W/m^3)。
3. 5. 13 最大磁通密度 Bm Maximum magnetic flux density Bm 指交流磁滯回線上所對應的最大磁通密度值。 單位名稱為特斯拉,單位符號為 T 。
3. 5. 14 最大磁場強度 Hm Maximum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Hm 指交流磁滯回線上所對應的最大磁場強度值。 單位名稱為安每米,單位符號為 A/m 。 |